“暖医”无处不在!
近日看到新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解放军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在集中宣传报道第81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的先进事迹。作为900多万卫生人员中的一员,我在景仰、羡慕秦教授的同时,也为主流媒体终于能客观、正面的报道医务工作者这个群体欣喜、庆幸、长舒一口气,重新燃起了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希望。
曾几何时,医生这个本该受人尊敬、托付信任、解除病痛、挽救生命的群体,在媒体的笔墨下竟然被渲染成了只知“收红包”、“拿回扣”、开“大处方”、“滥检查”杀人宰客的魔鬼。医生的心在滴血,手在颤抖!但是这个隐忍的高素质的群体在媒体近乎一边倒的口诛笔伐声中选择了沉默,继续默默的工作和做着无声的奉献。因为他们坚信,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历史会还他们清白,被“雾霭”一时迷了眼的人们终会看到真相。但是,医护人员的沉默在带着世俗偏见的人眼里却被看成了默认。媒体质骂、患者生疑。医生和患者这对本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变成了相互猜疑、互相防范的敌人。疾病治好了,被当成了理所应当该有的“服务”;病情加重了,就是医生“不负责任”、赚“黑心钱”。打医、伤医、杀医事件屡见报端。医生,这个在很多国家都是令人艳羡受人尊敬的职业,在有着5000多年历史底蕴的东方大国,于2016猴年之初,竟妥妥的上了“2016春季求职期十大冷门职业”榜单。
人,生之初在医院,终之时在医院。人人都离不开医生,人人都是潜在的患者。伤了医护人员的心,冷了医疗这个行业,拖延的会是整个医学的发展,最终伤害的会是我们自己。有个肠癌晚期患者家属,从踏进病房那一刻开始,逢人说话就拿着手机录音,语中带刺处处找茬。弄得医护人员避之唯恐不及,交谈时字斟句酌,生怕稍不留意的话语会在断章取义的刻意剪接中变成对簿公堂的“呈堂证供”。其实,医患之争,从来没有赢家,医患之间的裂隙,带来的只能是两败俱伤。在扭曲的医患关系大环境下,医生执业的首要出发点是不出错,求稳当求自保。因此,推荐给患者的只能是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施行的只能是常规、公认有效的治疗措施;激进、可能带来巨大获益,然而却伴随较大风险的治疗手段,在医生心里反复的掂量中会最终被摒弃。
其实,人人从医的初衷都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只要是有点抱负的医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悬壶济世的“神医”华佗,都希望成为永载史册万人传颂的“白求恩”。想20年之初,能考入中专进入卫校的都是班级中的尖子生,医学院校选拔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若不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若不是揣着解人病痛的执念,谁还会不在乎薪水、无视劳苦考入医门?还记得刚到单位的第二年底,有一回科室在医院附近的街道聚餐。我因为加班需要晚点去,结果就与医院一个街区之隔的火锅店,我竟然完全摸不着方向,坐着出租东绕西绕半天找不到地方。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到医院已一年有半载的我,竟然没怎么出过医院的门,没看过电影没逛过街。吃饭是医院食堂,睡觉是医院宿舍,每天都是收治不玩的病人书写不完的医疗文书。加班熬夜是常态,像永动机一样不停的运转,已经忘了生活除了处理病人除了面对病历还该有其他。在与同学的聚会中,人家谈房谈车谈薪酬谈待遇谈旅游谈休闲,我们只能谈学历谈素质谈积累谈涵养谈信念谈理想。可是,即使是如此清淡的生活,在面对数倍于工资的红包诱惑面前,我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心里面总在执守着医者的职业底线。不是我们不缺钱,我们很缺钱,但我们不缺治病救人的仁慈之心。病人的钱是救命的钱,我们不能背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却伸着与执业初衷背道而驰的双手。
在人情冷淡的社会,人们呼唤“暖医”。其实“暖医”从来就不缺,人们缺的只是客观公正的眼光。医者的执念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动摇的只是世人的偏见和俗念。
(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版权争议,请与作者温柔医刀联系。本文观点仅代表一己之见,不代表任何单位和机构,如有不妥,敬请指正。本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作者仅保留署名权,欢迎任何个人及网站转载。)